非常感谢 大象设计  将以下授权ALA-Designdaily发行。
Appreciation towards   大象设计    for providing the following description:

2018年12月,在历时8天建造后,一组500平米装配式钢构空间装置在上海当代艺术馆(PSA)前广场呈现。作品由大象设计联合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美院学生共同完成。整组空间由“剧场”、“展场”、“趣场”组成,融合了社区活动、艺术表演、亲子游戏等功能,吸引人们参与,在冬日中激发出街区的热情活力。从空中望去,它仿佛一片洁白轻盈的“三角之洲”,成为这个城市江边的“引力场”。

基地

上海当代艺术馆是上海重要的文化地标,其西侧入口广场在平日里却是失落的一角——它的地下是社会停车场,地上有一片120米长,30米宽的区域平素少有人迹。西侧接壤的世博最佳实践园区是一个正常经营的办公园区,目前也在不断地发展丰富业态的过程中。夜间的广场上会有些许人员活动,主要是散步或运动的居民。我们希望通过多层次而有场所感的空间,将人的活动合理安排。

展场——无展之展

引力场活动的20天里,每天9点至17点之间由一位艺术家在展场中展出作品,称之为“闪电展”。而17点之后,展场内空无一物。由此,在满足展览需要的条件之上,年轻的设计师们设定了一个“无展之展”的情境:让PSA的大烟囱成为展场空间“自带”的展品!半透明的阳光角吸引着人们由水平延展的低矮入口弯腰进入金字塔式的展场空间,而一个巨大的三角形高窗朝向PSA,精确框景了高大的烟囱。此时,展场自身也已成为一个取景器式的装置作品。

剧场——聚散之间

剧场承担着表演的空间功能,同时也为人群提供休憩场所。设计者尝试以结构为线索,“聚散”既是结构塑造的形象特征,同时也隐喻了人活动的聚与散。斜向平面布置的剧场一角向着街道高高昂起,勾起行人的注意,而去PSA参观的人们恰巧可以在出入口看到舞台的表演。12月8日开幕式中,大象乐团在舞台上热火朝天的原创摇滚音乐让周围的人们为之沸腾。之后的各种活动赋予剧场真实的生命,孩子们异想天开的一些对建筑的使用更是让剧场别样的生动。

趣场——浮云之下

通过一系列记录和调查,设计者发现场域中白天和晚上的人群活动各自不同。设计者从人的活动出发,设计一片错动开放的檐下空间,把趣场想象成广场上漂浮着的层层叠叠的云朵,人们穿行其中,往返展场与剧场之间,趣味盎然。

艺术家在“云”下用红线编织“莫比乌斯”式的空间通道。洁白的浮云,斑驳的光影,纤细却紧绷的丝线,一切让空间显得张力十足。

项目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西侧广场
设计+搭建:4个月
存在时间:20天
成本控制:30万
场地承重:350kg/平,不允许破坏地面
设计时间:2018年12月
设计单位:大象设计
设计团队:王彦,大象设计总建筑师
杨天周 邓希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张旭 乔润泽,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李嘉文 虞思源,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